当雪花爱上梅花(我的第一个Flash)

点击观看全屏效果

学习老子“……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

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

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

  老子的话就是叫人不要争名夺利,以清静无为而达到“有为”。不争,乃是为了“争”而已。“宁静致远,淡泊明志”,对功名利禄不必太过强求,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说白了,也就是“不在乎”就可以使自己免于伤害。
  人生,不会是碌碌无为。只是无法预知此生能有什么作为。不断地努力,而不去计较太多的得失,也许终有一天,该得到的还是会得到吧。
  充满竞争的社会,也许,“不争”,“韬光养晦”才是更好的保存自己的方法。先保存自己,才会有将来。当日的韩信若受不了胯下之辱,硬要争一口气,岂不是断送了日后的淮阴侯?越王勾践宁死而不做亡国君的话,便只能一辈子当亡国君了。不争,也许只是暂时的不争而已。
  还是中国的那句老话最实在,“看谁能笑到最后”。当然,也许某些人表面上因物质和权势上的拥有而一辈子在笑,但也很可能在他内心深处,无时无刻不充满“惭愧”,无时无刻不充满“忏悔”,无时无刻不充满疑惑,无时无刻不充满心虚,无时无刻不充满惶恐……也许,他的余身会永远自己诅咒自己,若是这样,他也太可怜了。
  莫问名与利,只求人生在世淡泊一生。也许,无心插柳,会有另一番天地。 
  其实,要真正做到“不争”是很难的事。那要相当的勇气,要相当的毅力,要想当的才华和功德……
  古人陶渊明的世外桃源,与世无争,远离尘世,现代人何以能做到?再说现在能找到这种地方吗?即是有这种地方,又有几人能做到?现代人离不开工作和事业,就不免跟人们接触、与人们周旋,其间或多或少、或大或小、或轻或重有着利弊的权衡和得失的计较。
  就算你自己不想去争,但工作会逼着你去争!“争先创优”,不争怎么创?你不去争,领导说你没有进取心,说你消极无能。
  生活中,你不与别人去争,有时候别人也会“找上门来”与其相争。就算你够有气度有涵养,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,时间长了人家会“得寸进尺”,认为你是“软蛋”。……
  所谓“人不求人一般大,水不流时一样平。”有它一定的道理,也仅只“一定”而言。
  有时候,对于一个比自己“高”的人,如果不去求他,虽然得不到他的支持与帮助,甚至会遭到他的“打压”,但是也会省去很多的麻烦,见到他也不需低三下四。此乃“有失必有得”也。
  然而,如今社会讲究“团队精神”,许多成功都是团队的力量,团队的“合作”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定少不了相互“求助”的。 
  因此我认为,“争”与“不争”,“求”与“不求”是相对的,要看在什么事情上,要看在什么情形下,要看处于什么角度,要看位于什么层面。……
  正确处理好“争”与“不争”,“求”与“不求”是一门学问,也是一种生存技巧和策略。你掌握了它,生活就多一条路,“成功”就多一道梯子。

 
附:
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

【老子《道德经》六十六章原文】

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
是以圣人欲上民,以其言下之;欲先民,以其身后之。
是以处上而民不重,处前而民不害。
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。
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
【译文】
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河流所汇注而成王,就是因为它善于处下,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。因此,圣人要得到人民的推崇,必先在言行上对人民表示谦下;要引导人民,必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。因此他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,但人民却并不感到负担沉重;虽然走在人民的前面,但人民却并不感到他构成妨碍。因此他得到了天下人民永不厌弃的真心拥戴。因为他不与人相争,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。


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

【老子《道德经》二十二章原文】

   
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;故长;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
  意思是说:不显示自己,不自以为是,因而更显耀突出;不夸耀自己,因而有功绩;不自以为贤能,因而受到尊重;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,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。
 
    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“柔弱胜刚强”的哲学思想。老子所谓“不争”,不是放弃一切,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。后世流布的“难得糊涂”、“吃亏是福”等思想意识,与老子所谓“不争之德”都不无源流关系。
  “不争”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,《道德经》中五次讲到“不争”。
  老子认为:人生摧毁自我的最大敌人就是“自我”。而“自我”的表现全在“四自”:自见,自是,自伐和自矜。人自己毁灭自己,毁灭得最彻底,而且不知不觉地就被毁灭了,很多英雄豪杰都至死不悟。诸凡表现欲太强、自以为是、顽固不化、自吹自擂、目中无人、骄奢淫逸,就是这个“四自”的显著内容。自己虽然不知不觉,别人一看便知。孔子见老子时,老子马上就感觉出他的四自问题,非常不简单,立刻予以告诫。物必自腐,而后虫生。人不是敌人能打垮他的,而是自己先把自己打垮了,自己把刀柄递到敌人的手里,让敌人得到光彩而已。身上带着四自的人,不争自败。因此,老子反过来说,如果人能警惕去掉自己身上的“四自”,就会立于不败之地。天下虽大,却没有一个人能与他争胜。如果一个人不明白这个道理,自己身上带着四自,还去与人争名夺利,恃强斗狠,老子说他像“余食赘形,物或恶之”。这个人简直就是像吃剩的饭菜,与身上长的赘瘤一样令人厌恶。反之。如果他能自己先胜过“四自”,这种“自胜者强”(33章)的人,是真强,天下的人都莫能与之争。
  老子多次讲“天下莫能与之争”。一次是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。一次是“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。一个是“夫唯……”;一个是“以其……”前者是以自身修养来立论的,一个人自己具备完善的条件,没有人能比得上,无隙可钻,自然就争不过他。后者是以群众自愿推举来立论的,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基础和爱戴,故而没有人能来争夺。



文章来自: 本站原创
引用通告地址: http://www.ztshbzx.cn/my/blog/trackback.asp?tbID=398
Tags:
评论: 0 | 引用: 49 | 查看次数: 4635
发表评论
昵 称:
密 码: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.
验证码:
内 容:
选 项:
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,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,建议您注册帐号.
字数限制 100 字 | UBB代码 开启 | [img]标签 开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ҷϢ

TEL:
13597927899